第67章 非战不利
上一话
第67章 非战不利

今夜的北平城,比往日更加繁华。朱高煦回府的路上,骑马在喧闹的城中走过,却再也没有喜庆的心情了。 就在这时,朱高煦忽然问前面牵马的王贵:“你们吃团年饭了么?” 王贵回了头,又忙看前面的路面,一边走一边道:“奴婢等无家无儿,还团甚么年呀!不过曹福前天就买好了酒肉,一会儿接王爷回去歇息了,奴婢等也要吃顿好的!” 朱高煦道:“我到父王府上吃好喝好了,却忘了你们在外边等着,一会儿把今晚的酒肉花销也算到库房里,算是我请你们的。” 王贵道:“王爷还记得咱们,已是厚恩。奴婢唯有忠心服侍王爷,方能报答王爷的一片心意啊。” 一行人不紧不慢地走到高阳郡王府,王贵等人把手里的长杆灯都插到门口的底座上,照路的灯笼一下子又变成了门口的路灯,倒也是多功能的设计。 又有门子等奴仆打开角门,提着灯迎出来,朱高煦便翻身下马,把马缰丢给奴仆。 回到府上,朱高煦想着王贵他们还没“吃好的”,便叫他们都散了。 郡王府虽然远远比不上燕王府豪华,却也是整洁舒服,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光下愈发有韵味,各道门上贴的红对联也挺喜庆。 朱高煦去过这个时代的民宅,像陈大锤家是不算穷的,但屋子就是小、黑。 可能此时的房屋限于房梁的规格和尺寸,普通的房间都比较小,门窗也开得不大。 对比之下,朱高煦庆幸自己生在宗室贵族之家。 他喜欢这样的生活,恐怕这个时代也似乎没有人不喜欢,所以才有那么多明争暗斗罢。 朱高煦进了中门楼,在奴婢的帮忙下,先换了身衣服,然后烫脚。 此时的除夕,有个习俗是要过三更才能睡觉,称之为守岁。 朱高煦回来后便无事可做,便去了书房。 他在书架上顺手拿起一本资治通鉴,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来看。 很快就有丫鬟端着热腾腾的莲子羹进来了,朱高煦感觉在家里、与住复古风格的星级酒店也没啥区别,服务算比较周到。 书的内容是没有标点的繁体,也没有像很多蒙学阶段的书那样,有圈圈断句。但朱高煦居然读得很通顺,得益于高阳王记忆里学到的知识。 这本通鉴是高阳王的藏书,看得出来翻过不止一次,都有点旧了。他不知道以前的高阳王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,但现在的朱高煦颇有些感慨。 通鉴据说是司马光写来给皇帝看的读物,与朱高煦前世的教科书不一样,没有任何“作用”、“意义”等段落要背诵,也没有叙述明确的价值观,更没有完善的理论……但是,通篇都是古代统治者们怎么处理事情、得了什么下场的叙述,在用古人的故事在说一个如何权衡利弊、尔虞我诈的道理。 不知过了多久,他发现王贵在书房门口探头探脑,便头也不抬地问道:“吃了么?” 王贵躬身走进来,又把门关上,面带讨好的笑容:“回王爷,奴婢吃过了。哎哟,书房里冷,那些该死的奴婢,怎么没弄一盆火进来……” “不必了,我等三更一过,就睡觉。”朱高煦道,“对了……那天我没问你,郑和有没有说,府上被君影草毒死的是什么人?” 王贵歪着脑袋想了片刻,忙道:“好像说了,是个奴仆的孩儿。” 朱高煦又问道:“郑和为啥突然要提这件事?” 王贵道:“奴婢不知。” 朱高煦想了想,为郑和找到了理由:郑和因为知道世子告状被下毒的事,也知道王贵结交他什么意思,故意透露给朱高煦的? “这倒怪了……”朱高煦沉吟道,又看了一眼王贵,“既然是个孩儿误食,又已中毒了,谁知道他一定是吃了君影草?” 王贵道:“郑和说府上有个官儿看到小孩儿吃,一开始那官儿不知道有毒,后来才说看到孩儿误食了君影草。” “那官儿叫什么名字?”朱高煦忙问。 王贵哭丧着脸道:“奴婢该死!郑和本来说了名字的,奴婢过了一阵子就给忘了……” 朱高煦抬起手道:“罢了,下回你见着郑和,找机会再问一遍名字。别问得太刻意。” “是,奴婢明白。”王贵道。 朱高煦心里又开始寻思:君影草在这个时代应该是稀罕的观赏物,很难有人误食中毒,所以才没有记载;可偏偏那小概率事件,就这么发生了! 而那件小概率事件,却是朱高煦败露的关键要害之处! 朱高煦为了从京师逃跑,干的那事儿,本来除了杜千蕊一个漏洞之外、几乎天衣无缝,没人能查出所以然。 可就是那么倒霉! 恰恰在六月间、恰恰在燕王府,被人撞上了君隐草中毒的事儿。 真的只是因为倒霉? 朱高煦忽然又想起了庆功宴那天,姚广孝告诫众人、不要总是笑话李景隆,因为内部有奸谍,会传到京师。 各种蛛丝马迹放到一起,朱高煦总觉得哪里不对。可惜很多环节缺乏真凭实据的佐证,脑补内容太多,他也就无从着手。 ……朱高煦心道:在京师时,徐辉祖就怀疑世子中毒,一直很执着地到处查,会不会被徐辉祖慢慢地发现了什么君影草的线索? 然后通过燕王府的奸谍,故意让君影草事件发生,以达到挑拨世子和高阳郡王之目的? 有没有这种可能?朱高煦反复揣测,仍然难以定论。 …… 正月十五一过,年节便过去了。 朱高煦在府上听奴婢们说了一个笑话,坊间有家人的孩儿,搓了一条麻绳拴在床腿上,哭哭啼啼地要拴住年腿,不准它走了。 但时间是拴不住的,建文二年已经悄然到来。 大明朝廷与北平因为过年,维持了短暂的和平。然而朝廷绝对不会允许国内有另一个敌对政权的存在,战争必将再次爆发! 二月初,朱高煦被通知,立刻去燕王府议事。 因为建文元年朱高煦多次立功,表现不俗,现在燕王有任何军机大事,都会叫他参与。 朱高煦收拾一番,穿上团龙服,叫上随从正要出门,王贵便跑了过来。 王贵靠近朱高煦后,在他耳边悄悄说道:“奴婢见过郑和了,上回王爷叫奴婢问的名字,叫章炎,本来是燕王府上的典簿……不过郑和说,那章炎已经死了!” “死了?”朱高煦惊讶之下脱口发出声音来,身边的人纷纷悄悄侧目。 王贵忙瞪眼点头。 朱高煦心里一团混乱,就像是很多根麻绳揉成了一团,又在中间断了几截……如此感受。 现在人都死了,简直是死无对证,他想再去解惑、找谁去? 朱高煦沉声道:“怎么死的?” 王贵摇头:“似乎……”他又踮起脚,在朱高煦耳边悄悄道,“似乎郑和也不太清楚。” 朱高煦见仪卫队的人马一动不动地等在门楼外面,便不再说话了,拍了一下马出得门去。 他来到燕王府,见前殿周围,不远不近地有很多带剑的青衣汉子走动,最多五步就有个人。 他们见到朱高煦,便不阻拦……但若是不被燕王邀请的人,恐怕难以靠近前殿。 进了大殿,殿中只有寥寥一些人。除了朱高煦、朱能、张玉、邱福等武将,只有几个谋士,连世子都不在。 众人执礼罢,燕王已四平八稳地在上位入座。 袁珙先上前一步,对上位一拜,又转过身来:“咱们得到了一些确凿消息,开春后,朝廷带兵的主将依然是李景隆。” 大殿上众将顿时议论起来,都比较高兴的样子。 袁珙继续道:“帝师黄子澄劝说朝中大臣,隐瞒去年李景隆之大败不报,不得在京师提起……” 张玉顿时笑道:“这老师当得好!” 袁珙看了张玉一眼,摇头道:“瞒不住皇帝的,皇帝可能已经从其它路子知道了,只是为了瞒京师内外那些不知朝政内情的人。今上之所以要继续用李景隆,并非不知去年之败,而是能相信的大将太少,或许……仍相信李景隆知耻而后勇,能将功补过。” 袁珙停顿稍许,见燕王没吭声的意思,便又道:“因王爷乃大明太祖之子,与朝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现在皇帝最怕官军大将带兵投降。官军虽有去年之大败,但彼此强弱高下仍无改变,又有大宁诸军前车之鉴,今上忧心者,非战不利、是不战降!” 就在这时,姚广孝开口道:“此乃大好时机,王爷若能再胜李景隆,则大事有望矣!” 朱高煦没有吭声,他在燕王面前一向慎言慎行。这怪不得燕王,若非朱高煦知道自己的下场,此时仗着燕王的信任,恐怕就不是这般表现了。 燕王终于开口道:“本王等着李景隆来,他不服气,便让服气为止!” 众将听罢士气大振,大伙儿纷纷抱拳道:“王爷英明神武,必能旗开得胜!”

下一话